2024年个人总结
对我来说,2024年是健身年,清明节前后我的腰背出了问题,直接没办法站立了,我躺在床上按照油管视频的床上复健方法,两周后逐渐能够站立起床了。从4月份开始规律健身(定时定额训练和记录),到如今没再腰痛背痛了,睡眠质量比之前好了很多,身体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年静下心来,读了不少书,随着AI的发展,读书变得越来越有意思,随时可以和AI探讨书中的主题,不懂就问,努力做到对知识的诚实。重点围绕AI、金融投资,思考,幸福等主题阅读,收获颇丰,但输出偏少,有点遗憾。
至于投资,最从小我对钱深恶痛绝,对富人仇深似海,因为学校的教育告诉我,金钱是罪恶的,比如欧也妮葛朗台,成为了金钱的奴隶;金钱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武器,只会剥削穷苦人民,学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后的后果;中国历史上的富人都没有好下场,就是皇帝不动作,群众也要把富人斗下去。
一旦从学校进入社会,就会发现,金钱是千万重要的,没有钱什么也干不了,以前的教育把我害了。大学毕业就去了深圳上班,真切的感受是我真的是无产阶级,在城市的映照下,全身上下都散发着穷的味道,想着什么时候我可以不需要为了生存而活着。起初我在菊厂上班,工资就是零花钱,奖金全都拿来买内部股票了,根本买不起房子,后来离开菊长,又买了房子,车子,全花光了,钱还是不够用,无法解决不为生计而工作的问题。于是从2013年就开始投资,从一个被市场频频打脸的小白变为不动如山的价值投资修行者,一路跌跌撞撞,交了大量的学费,靠着微小的能力圈和投资组合再平衡居然也小有斩获,如今我逐步变的不用为生计而工作了,我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
掐指一算,父亲已经车祸过世了近四年了,祖母年老去世了近2年,2024年的梦里我总是会遇到他们,我还是很怀念他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死亡代表着一个人所有回忆,这些回忆包含了家里的每一件摆设,和家人的每一个瞬间,村头镇里的每一家店,县城的每条街道,城市的地图,春天花草芬芳,夏天莲花秀美,秋天落叶萧萧,冬天雪花纷纷,脑中所有的故事,都因为那一刻,灰飞烟灭,永远都不存在了。祖母走的时候,我在医院,家里断断续续陪伴了3个月,我能深切的感觉到她对世间的不舍,她真的不想走,吃的浮肿,只可惜已经消化不了了,临终的时候是留着泪走的,心里是挣扎着走的。自然规律就是这么的残忍,就像一座大山,巍峨在天边,无法撼动。世间是无常的,珍惜我的家人,珍惜和他们一起的每一刻时光,这都是上天的赐予。
健身
从4月开始,每隔一天就去一次健身房,标准套餐执行一遍(力量训练肩和背四组),上图记录是从6月份开始的,发现记录对我的激励作用巨大,小小的改变,让我轻松养成了习惯,同时满满的幸福感。
总计跑步机跑了516公里,也即是说,如果坚持全年跑步的话,1年至少可以跑1000公里。跑完这516公里,我只用了一双运动鞋,而且现在鞋还很好,可以继续跑,考虑再过两个月增加一双鞋。力量训练比有氧跑步更加重要,所以每次练习都超过1个小时,总计肩背训练各为79次,预估全年可以实现160次。半年训练下来,手臂有力量了,手上起了老茧,腰不酸背不痛了。
2025年计划和改进,继续坚持这个习惯,目标实现跑步1000公里,力量训练160次,每次四器材(划船,肩,背,手臂),每个器材四组。每次跑步注意心跳保持106-125之间,最多130,不追求快,追求持久。另外开始引体向上,俯卧撑,深蹲。
读书
通过学习Calibre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无论在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随时找出来读了,并且可以同步高亮笔记,加上Easydict这个翻译工具,2024年的英文书阅读量大增。
最有收获的书:
-
《The Joy of Compounding》 By Gautam Baid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读芒格、巴菲特的入门书,涵盖了大量巴芒的解读,复利出了应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学识,人品,积德,行善,健康,修行等。
-
《Clear Thinking》 By Shane Parrish 关于如何思考的书,有干货,方法论,实操都有,终极思考是我为了什么而活。作者还有个网站,文章质量超高,值得反复阅读和记笔记。
-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和中国》 By 李录 书中首篇文章《真知即意义》,就值回书的价钱了,整本书高屋建瓴,从世界维度看中西发展,从古今看发展趋势,从技术看未来演进。最近网上一篇李录的北大演讲更是值得一读《全球价值投资与时代》。
最有趣的书:
- 《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 By 马伯庸。 闲暇之余值得一看,被作者圈粉了。
值得二刷的书:
- 《纳瓦尔宝典》 By 埃里克·乔根森 句句都值得研究一下,2024年的体会,自媒体,代码,写书是资金成本低的,但时间成本高的,对人的要求高的,幸福需要开始冥想。
还读了很多我想公开的书,😂
投资
10万,100万,1000万,1亿的资金体量,投资什么不会相同,投资策略必定不同;
1周,1月,1年,3年,5年,10年,30年的资金寿命,投资什么不会相同,投资策略必定不同;
20岁,30-40岁,50-60岁,60-80岁,投资什么不会相同,投资策略必定不同;
20多岁的年轻人手上有10万闲钱(10年不会用),那么他就可以冒险去创个业,把这10万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去,无论是去开个蜜雪冰城还是老乡鸡分店,还是开发一个微信小程序,又或者搞个自媒体,都是非常值得的,因为20多岁是最具创造力的时候,就应该100%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虽然冒着较大风险但有极大的收益的事情上去。
我现在42岁了,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就没有20多岁那么高了,我还有家庭要养,我的人生也已经过半,我的身体没有那么强壮了,不能熬夜了,经不起极寒,经不起长时间日晒,没办法没日没夜的干活了。我的投资偏好逐步保守,我使用塔勒布的杠铃策略——90%的资金稳住基本盘,10%的资金放到可以较大风险但有极大的收益的事情上。
比如上图就是一个典型的杠铃投资组合,当然这美债ETF也可以是现金,而美股ETF可以是标普500或者纳斯达克指数100,又或者是你认为最稳妥,风险可控的个股比如苹果什么等,比特币可以替换为具备一定风险但收益将会超高的股票或或者创业公司股权。
对于个股,需要自己的判断力,这就需要我识别自己的能力圈,不懂的坚决不碰;识别什么个股是被市场低估的,是有巨大的安全边际的;准备好足够的现金,遇到好的机会坚决投入。
现在来看,我的兴趣在3️⃣方面,宇宙、时间和大脑。 宇宙是无穷的大, 值得我研究一生;时间是无穷的长,值得我研究一生;大脑是无限的灵,值得我研究一生;对应的产业就是太空,长寿,AI。在我有生之年,我会关注这三个方面,努力搞清楚这些,就是我的能力圈。
2024年相对2023年,尽管资产翻倍,但主动收入没有追赶上被动收入,需要加强主动收入能力,不断拓展能力圈,现在我的能力圈局限在AI圈内的小小圈。
家人
-
暑期搬了一次家,住的舒适了,虽然房租贵了1000元/月,房子客厅、两个房间都可以见到太阳,充足的阳光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
-
青岛,大连7天游一次,总的来说交通不方便,但是吃喝玩乐确实还不错。
-
南宁,北海国庆游,本打算去涠洲岛,但台风来了没去成,北海的小电驴、椰子会问无穷。
朋友
-
和过去的老同事聚了3次,分别3位,过去的业务貌似发展的还行,每个人发展都还不多,但业务并不赚钱,我还是不看好汽车业务。 另外听说原来的一位下属做手术大出血去世了, 有点可惜,30多岁,我估计和他平时跟客户喝酒熬夜有关。
-
搬到了新场地办公,逐步认识了旁边家创业公司在干什么了,和几位老板建立了联系,貌似他们今年业绩都还不错。
-
和网友还没有强连接力,再接再厉。
展望2025
-
增强网络链接能力,这可是我的虚拟器官,比喇叭大多了。
-
增进和家人的强链接,除了帮助投资,注重孩子学习,培养家庭关爱、学习成长型氛围。
-
输出倒逼自己精度书籍,注重数学物理和技术分量。
-
持续健身,争取跑步达到半马水平,力量训练产生肌肉。
-
扩展能力圈,注重火箭研究,AI应用研究,复利研究,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