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陪9岁的儿子看了哪吒2,于是他迷恋上了哪吒,每天嘴里离不开魔丸,灵珠, 敖丙等,到集市就各种把玩哪吒等手办,打开B站就语音搜索哪吒视频,拿到A4纸就画哪吒,听天猫精灵就找哪吒的故事。
就像前段时间特迷恋米小圈上学记,天天听,有一个周五听到了半夜2点还不睡,简直是痴迷。
要是学习汉字,记忆单词也能这么痴迷就好了,也许通过哪吒这些IP的痴迷能让他学多点汉字,学多点单词,进而还能学会阅读,未尝不是好事。
回想起来,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在高中的时候我迷恋上了金庸小说,一个整个暑假我大约有一半时间都是在新华书店度过的,如同上班一样每天准时到书店垫块报纸坐下来就开始读,射雕英雄传开始的三部曲,接着鹿鼎记,接着……一个暑假,我的中文词汇量就大幅提升,发现原本连话都说不清楚变得能正常交流了。
同样,大学学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刚买到电脑的时候,键盘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就像小学学习算盘一样,我对算盘深恶痛绝,因为真的没学会),用键盘打字简直难如登天,有一天我装了QQ,加了个妹子,然后花了一整个下午和妹子聊天,简直痴迷,居然学会了打字,从此对键盘的恐惧消失了。
近两年来,又迷上了马伯庸的文字,陆陆续续把亲王的书遍历阅读中。我想能否通过AI帮助我阅读比较难以理解的书籍,比如丹尼尔卡尔曼的《思考,快与慢》,比如塔勒布的《反脆弱》等等。
于是,这两天我用了Google的Gemini 2.5 Pro做了实验,给它发了如下咒语。
请用大白话重写我发你的文章,马伯庸风格。
接着我把早前我读过N次放弃过N次的书《思考,快与慢》(烧脑加不够有趣)喂给它。你猜怎么着,真把我惊到了,我不但想读,而且还读的进去,甚至充满了乐趣。这回我肯定能把这书读明白了。
也许你也可以试试,把难懂,枯燥乏味的书让AI帮助我们读读。当然,无论如何,AI也会有幻觉,也会有误读,这时候就需要和原文对比着阅读了。
如果对一项事物A着迷,不妨把事物B纳入到痴迷于A的活动中,进而学会了事物B。现在AI确实是一个相当好的融合工具。